全国 [切换城市]

 
全部分类
首页>资讯>天天问答>清源标公意思和讲解

清源标公意思和讲解

谢** 2024-03-13 09:44:35 丨 74人阅读

这首五言律诗《清源标公》由唐代诗人方干所作,通过对一位德高望重的师者形象及其生活环境的描绘,表达了对淡泊名利、坚守道德操守的崇高品质的赞美,以及对其隐居修行生活的向往。下面逐句解析: 1. **师为众人重**:此句描述了“清源标公”这位老师因自身的学识、修养和人格魅力而受到众人的敬重。在古代社会,教师的地位尤其崇高,当其言行举止足以成为人们的楷模时,自然会得到大家的尊重。 2. **始得众人师**:只有当一个人真正赢得了大众的尊重与认可后,才能称得上是众人的老师。这里强调的是真正的教育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学识,还需有高尚的人格和品质。 3. **年到白头日,行如新戒时**:尽管岁月流转,到了满头白发之年,但这位老师的品行却始终如新入门弟子般严守戒律、保持初心。这一句体现了其一生坚持自我约束,始终保持纯净无垢的精神状态。 4. **瓶添放鱼涧**:这是一个生动的生活细节描绘,可能寓含着老师生活简朴且富有仁爱之心,他可能会在山涧中放生小鱼,寓意着他的慈悲和对生命的尊重。 5. **窗迥袅猿枝**:这里的“窗迥”指的是远离尘嚣的窗户,“袅猿枝”则是形容窗外猴子攀援树枝的情景,通过这样的景象渲染出一种静谧、自然而又充满生机的隐居环境。 6. **此地堪终老,迷痴自不知**:最后两句点明此地适宜作为终老之地,而“迷痴”可能指世俗之人对于这种超脱世俗、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并不理解。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方干笔下这位清源标公淡泊致远、不求闻达境界的深深赞赏与向往。 总结:全诗以清源标公为核心,塑造了一个深受世人尊崇、内心纯净、崇尚自然、乐于恬淡生活的隐逸高士形象,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超凡入圣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寄托。
梁守飞    2024-03-13 09:44:35

我要提问

推荐学校

查看更多  >

16
相关课程

2
校区数量

16
相关课程

2
校区数量

16
相关课程

2
校区数量

13
相关课程

4
校区数量

学习规划师
新课规划师

教育行业资深规划师

教育行业资深专家,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学员规划最好的学习路径。

向TA提问
相关专题
更新时间:2024-03-13

你们是怎么收费的呢?

校区地址在哪里?

现在有优惠活动吗?

怎么试听?